(资料图片)
扬州发布记者 丁佐春
7月27日凌晨4点,一辆满载着小青菜、韭菜、芹菜、丝瓜、瓠子、黄瓜等蔬菜的大卡车稳稳地停靠在市区石塔菜场的卸货区,搬运工人和市场摊主随即开始忙碌起来,“这些蔬菜都很新鲜,通过冷链物流配送,马上就摆上摊位销售。” 记者了解到,这辆车来自市区“菜篮子”江都吴桥蔬菜基地,基地每天这样向市内外运输蔬菜的大型车辆达几十辆。
“基地蔬菜品种十分丰富,平时日供应量达30—40吨,最近因学校放暑假,输出量略有下降。”江都区吴桥镇副镇长、吴桥蔬菜基地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许良祝介绍,基地现有蔬菜种植面积5000亩,销售方式也包含了超市直营、菜场专柜、线上配送、市场批发等,覆盖了江都城区和扬州城区主要大型菜场,还有一部分供应到上海、苏州、南京等地。
本月中旬,国家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发布信息,介绍了菜篮子工程建设的“扬州模式”。“我市已连续12年投入市级财政资金1.4亿元开展‘菜篮子’蔬菜基地建设,市区建成基地1.5万亩,形成环主城区南有沙头、东有吴桥小纪、北有槐泗的基本格局。”市农业农村局园艺处处长袁霖介绍说,扬州始终把“菜篮子”工程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实事项目,连续21年列入市委市政府“民生一号文件”。同时,还研究制定《扬州市“菜篮子”市长负责制评价实施方案及细则》,将20项指标55个任务逐条分解到县( 市、区) 和相关部门,实行目标管理,建立对县( 市、区)“菜篮子 ”工作考核评价制度,将“菜篮子 ”建设项目和重点工作纳入乡村振兴考核。
记者了解到,“十四五”以来,扬州的市县财政累计投入3亿元用于“菜篮子”生产,实现肉蛋奶、鱼虾蟹、菜果菌品种全覆盖。开展地方蔬菜良种保护,支持本地特色蔬菜生产,提高自给能力。积极应对生猪市场波动养殖亏损的影响,率先建立生猪产能调控机制,通过财政补贴、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规模猪场恢复产能,生猪出栏量达110万头。推广蛋鸡层叠式笼养、水禽节水养殖等新技术新模式,禽蛋年产量7.71万吨 。大力推进扬大康源乳业等10家规模奶牛场建设,每年可生产优质生鲜乳2.22万吨 。充分发挥国家级水产良种繁育场和国家长江系家鱼原种场优势,大力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,年产量超41万吨。
此外,我市还涌现出宝应荷藕、高邮大虾等优势产区,其中宝应荷藕出口量占全国荷藕总出口量的70%,拥有全国唯一以荷藕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现代产业园,高邮大虾作为全国最大的罗氏沼虾生产基地,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,拥有全省唯一以虾为主导产业的省级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 。
“我们还打造了预制菜‘扬州标准 ’,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,全力打造水生蔬菜、名优茶果、规模畜禽、特色水产4条市级重点产业链 。”袁霖介绍,我市每年推动一批农贸市场标准建设和升级改造,保障“菜篮子”产品高效流通 。并在完善质量监管体系、调控保障体系、应急保障生产基地及重点企业名录等方面做足文章,确保“菜篮子”产品量足价稳 ,为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夯实了基础。
上一篇 : 衡东法院:巧用“网格+法庭”模式,成功化解涉企纠纷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